《施政報告》積極有為務實擔當 拚經濟惠民生令社會增添信心

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(25日)發表任內第二份《施政報告》,主題為「拚經濟謀發展、惠民生添幸福」,就廿三條立法、愛國主義教育,樓市「減辣」,活躍股市,推動北都發展,搶企業、搶人才,鼓勵生育,治理劏房,扶貧、養老,應對極端天氣等多個社會關注的議題,都作出回應,推出多項新政策措施,亮點紛呈,在社會上獲得好評。這份《施政報告》可以用積極有為,務實擔當,迎難而上來作為總的評價,全港各界應配合政府,落實好這份《施政報告》,讓香港能突破困局,開創新局。

這份《施政報告》繼續將貫徹「一國兩制」、維護國家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,強調要防範企圖挑戰中央和特區的「軟對抗」行為,確定2024年內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的目標,以及將就提升關鍵基礎設施(包括能源、通訊、交通運輸、金融機構等)網絡安全的保護提交立法草案。

報告亦提出,將會加強推廣國家安全教育,加強全體公務員培訓,建立以國愛港為核心、與「一國兩制」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,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。將會成立「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」,設立「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」,設立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的博物館及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。

這一系列的措施,顯示特區政府將維護國家安全,維護香港穩定放在重要位置。香港社會存在多方面的困難和挑戰,而只有解決了維護國家安全的問題,將市民大眾團結到一起,將各種社會力量凝聚起來,才能有效地解決發展經濟、改善民生的各種問題。

受全球經濟增展減速,地緣政治緊張,以及香港本地消費減弱、人才流失等多方面因素影響,香港疫後經濟復甦的步伐不如預期,股市、樓市疲弱,旅遊、零售市道不振,成為目前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。

針對這一系列問題,《施政報告》提出多項應對政策措施,包括將發展「總部經濟」吸引海外公司來港設立總部,引進企業,成立「人才服務辦公室」助力搶人才、留人才策略,以下調股票印花稅、檢討股票買賣價差等措施提升股市競爭力,以縮短額外印花稅適用年期,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稅減半,以及外來人才的置業稅「先免後徵」等俗稱「減辣」措施,提振樓市,並推出系列政策鞏固和發展「八大中心」提升香港的競爭力和經濟活力。

這一系列的拚經濟政策,成效如何,暫未能測,但已經充分回應了社會的訴求,並且廣泛採納了社會意見,更加展現出政府積極作為,摒棄了過往「不干預」的教條思維,在施政理念上有了大幅度的改進。

民生問題中,解決居住困難問題仍是社會最關注的焦點問題,同時也是難點問題。這份《施政報告》仍將土地房屋,視為「重中之重」。新一屆政府上任以來,提出公營房屋提量、提速、提效、提質的方向,經過一年努力已初見成效。今年除繼續優化公營房屋建設之外,還將成立「解決劏房問題」工作組,落手解決「劏房」這一難點問題。此外,還將提速造地和發展,改變多年缺地的困境,全力推動市區重建,釋放土地發展潛力,以穩定私樓供應。

系列土地和房屋政策,同樣回應了社會的各種訴求,平衡不同利益需求,特別是在應對「劏房」等難點問題上,迎難而上,體現出政府的負責擔當。解決「劏房」問題雖然仍只是一個開始,具體解決方案尚未提出,但已展現出政府重視問題,積極探索解決方向的決心。

應對生育率持續下降的問題,政府在充分聽取社會意見,並參考世界各國的經驗之後,推出一系列鼓勵生育政策,其中包括設立「新生嬰兒獎勵金」。對於這項政策會產生怎樣的效果,社會上有較多的討論,也有不少疑問,但政府支持新生家庭、鼓勵生育的政策取態,卻清晰明確,值得肯定。

涉及安老、扶貧、支持殘疾人士、支援照顧者等多方面的民生問題,《施政報告》全都有作出回應,整體上已經做到回應民生呼求的要求。

新一份《施政報告》展現了特區政府全力拚經濟,全力解決民生難題的決心,特首及政府高層官員,虛心誠意地聆聽社會意見,認真地做調查研究,推出的各項政策都貼地貼心,切實可行,讓社會各界對香港更加增添了信心。

最新文章